花140万普通本科分数上名校?诈骗分子:越贵家长越信
“只要140万,保证你家孩子上985!”这样的话术,听起来荒诞不经,却成了不少诈骗分子屡试不爽的“诱饵”。近期,多地曝光多起高考招生诈骗案件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,精心编织“用钱买分”“内部指标”“补录名额”的谎言,甚至刻意抬高价格,制造“价高即真”的假象,让许多家庭不仅损失巨额钱财,更耽误了孩子的前程。
这类骗局往往瞄准的是高考成绩处于普通本科线、渴望进入更好大学的学生家长。诈骗团伙通过伪造文件、虚构“内部关系”,甚至假冒高校招生办老师,向家长承诺可以通过“特殊渠道”获取“预留名额”“定向指标”。他们的话术经过精心设计,常强调“名额稀缺”“操作隐秘”,并刻意将价格定得极高,反而让一些家长相信“越贵越有门路”“便宜才是骗人”。
一位办案民警透露,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直言不讳:“我们把价格喊到上百万,就是因为摸透了家长的心理——他们觉得便宜没好货,关系硬才敢开这个价。价格越高,他们反而越相信这背后真的有‘通天’的能力。”
然而,真相是残酷的。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有着极其严格的政策、程序和监督机制,全部采用网上录取,所有录取环节均公开透明,不存在任何所谓的“内部指标”“花钱补录”或“低分高录”的可能性。任何声称可以通过金钱、关系换取录取名额的行为,无一例外都是诈骗。
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多次发布提醒,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政策规定,任何偏离政策规定的承诺都不可信。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招生信息,认清招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,切勿心存侥幸,轻信谎言。所谓的“捷径”,往往是通往陷阱的最短路径。
高考是人生的重要关口,但绝非唯一的出路。孩子的未来,终究要靠脚踏实地努力奋斗而来,而非依靠虚无缥缈的“钞能力”。面对天花乱坠的承诺,家长更需保持清醒,守住底线,别让爱子之心沦为骗局的开端。